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一、【课程背景】
2008年起,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体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体假实施办法》《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工伤保险司法解释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维出台或修订,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了井喷、发等现象 ! 2020年至今,国家出台《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商业秘密司法解释 》《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等众多政策法规、司法解释。经研究发现,这些新规定对企业的用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亦带来了不少的法律风险 !
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官方数据) : 2017年共166.5万宗、2018年共182.6万宗、2019年共211.9万宗、2020年共221.8万宗、2021年共263.1万宗、2022年共316.2万宗、2023年共385万宗。很明显,这几年劳动争议案件依旧“稳中有涨”“持续递增”!
2024年9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浙进式延迟法定退体年的办法》,此办法对广大劳动者的退体及企业的用工实务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务院国资委提出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等改革方略;如何界定与举证末等、不胜任,如何控制当中的风险,是广大央企、国企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综上,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风险无处不在 : 广大用人单位很有必要尽快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 掌握防范用工风险和化解劳动争议的技能技巧,掌握证明劳动者“不合格、不胜任、严重失职、严重违纪”的实操策略,以迅速构建行之有效的劳动争议风险防范机制,以迅速杜绝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及败诉的概率,以重新树立与持续维护用人单位的管理权威!
综上,我们特邀请我国著名的劳动法、用工风险与劳动争议实战专家主讲此课程。欢迎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习!
二、【培训对象】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管理者、企业中高层、法务、工会干部等。
三、【课程收益】
1. 深入了解劳动用工过程的法律风险
2. 理解与劳动用工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3. 培养预测、分析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思维
4. 掌握预防和应对风险的实战技能及方法工具
四、【课程大纲】(分享20个以上案例)
专题一、绩效管理与岗位调整
1.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工作岗位 ?
2. 调岗时没有书面确认,员工到新岗位3个月后能否反悔 ?
3. 可否对“三期内”女职工进行调岗 ?
4. 协商调岗真实案例分享
5. 竞聘上岗、定期轮岗的法律风险分析与应对
6. 民主评议和360°考核方式,确定合法有效吗 ?
7. 绩效正态分布的做法是否合法 ?
8. 不称职等同于不胜任工作吗 ?
9. 排名末位、末等,能调岗降薪吗?如何操作才能降低风险 ?
10. 法律上如何界定与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11. 在同一城市内调整工作地点,是否存在风险 ?
专题二、工资报酬与裁酬调整
1. 调整工作岗位后,如何单方调薪、降薪 ?
2. 如何通过薪酬调整处理员工失职、违纪等问题 ?
3. 劳动者提供虚假资料、信息,能否要求其退回全部或部分工资待遇 ?
4. 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减员工的工资 ?
5. 员工自身原因造成企业损失,能否在其工资中抵扣损失 ?
6. 如何设计工资构成以降低加班费成本 ?
7. 员工主张入职以来的加班费,如何应对 ?
8. 值班算不算加班,如何防范风险 ?
9. 内部规定“已离职员工无权获取年终奖”真的有效吗 ?
10. 中途离职者,能否按时间比例索赔年薪余额、未回款的销售提成 ?
专题三、违纪违规问题员工处理
1. 劳动者拒绝签收处分、解雇通知书,如何应对 ?
2. 问题员工往往拒绝提交《检讨书》或否认违纪违规事实,用人单位该如何收集证据 ?
3. 与违纪人员沟通、谈话话术设计与真实案例分享
4. 对于违纪违规员工,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处理 ?
5. 续签劳动合同后,能否追究员工上一期合同内的违纪责任 ?
6. 怎样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7. 如何在《惩罚制度》中描述“一般违纪”、“较重违纪”及“严重违纪”?
8. 撰写违纪违规条款需注意的风险细节?
9. 怎样理解“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10. 如何界定“重大损害”,“重大损害”是否必须体现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
11. 如何追究“严重失职、严重违纪违规”者的法律责任 ?
12. 直线部门经理擅自口头辞退员工,仲裁、法院有可能推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
13. 劳动者不辞而别、无故旷工,却主张被用人单位口头解雇,有可能得到仲裁、法院的支持,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
14. 员工被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或者被判了刑,劳动关系怎样处理 ?
15. 私下录音录像证据,仲裁与法院是否采信;用人单位内部OA系统上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
专题四、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及延迟退体
1.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约定支付适当的经济补偿,事后劳动者追讨经济补偿的差额部分,仲裁、法院有可能支持劳动者的诉求,用人单位如何避免案件败诉 ?
2. 能否与“在三期、医疗期内的员工”协商解除 ?
3. 协商解除期间需注意哪些细节(时间、地点、企业代表等) ?
4. 协商解除沟通、谈话真实案例分享
5. 员工提交辞职信后的30天内,用人单位批准其离职,可能有风险,如何化解 ?
6. 员工提交辞职信后的30天后,用人单位批准其离职,也可能有风险,如何化解?
7. 对于患病员工,能否解除,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法律风险 ?
8. 以“组织架构调整,无合适岗位安排”为由解雇员工,感觉非常符合常理,但往往被认定违法解雇,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降低风险 ?
9. 以“经济性裁员”名义解雇员工,感觉非常符合常理,但往往被认定非法解,用人单位该9如何操作?裁员的操作有哪些步骤、手续 ?
10.《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如果表述不当,往往成为劳动者打赢官司的有力证据,用人单位该如何书写,才避免案件败诉而承担法律责任 ?
11. 延迟退休的实施规则
12. 不同年龄人士的退休年限数据
13. 弹性提前退体、弹性延迟退休的规则
14. 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劳动合同的终止
15. 延迟退休对用工成本的影响
16.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体年龄不足五年,如何界定 ?
17. 病退及特殊工种的退休问题探析
18. 女职工管理岗位如何界定 ?
19. 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的,有什么法律责任 ?
20.《离职证明》的要点有哪些 ?
专题五、经济补偿与赔偿金
1.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
2.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即两倍的经济补偿) ?
3. 经济补偿、赔偿金计算的基数及标准如何确定 ?
4. 解除前12个月内员工体过医疗期,其平均工资如何认定 ?
5. 经济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如何理解,如何适用 ?
6. 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后的经济补偿年限 ?
7. 如何理解“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8. 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的1个月工资 (即代通知金) 标准是多少 ?
9. 违法解除下是否存在代通知金 ?
专题六、规章制度与员工手册
1. 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撰写、起草时需注意的风险细节
2. 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有哪些,如何操作 ?
3. 如何公示或告知,才更符合仲裁或诉讼的举证要求 ?
4. 规章制度能否规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
5. 规章制度违法,劳动者有机会被迫解除并索取经济补偿,如何防范 ?
6. 规章制度与员工手册到底有什么区别 ?
7. 用人单位如何组建“职工代表大会”?
8. 二级单位的员工是否有义务遵守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 ?
专题七、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
1. 属于工伤范围的情形有哪些,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
2. 怎样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样控制期间的风险 ?
3. 员工工作应酬喝酒身亡,是否属于工伤 ?
4. 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负责哪些费用,哪些工伤待遇费用由社保部门负责 ?
5. 停工留薪期间究竟有多长,期间的待遇如何支付 ?
6. 对于第三方浩成的工伤事故,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又同时要求第三方支付人身伤害赔偿 ?
7. 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理赔款替代职工工伤赔偿待遇 ?
8. 发生工伤事故,双方私下和解,补偿协议如何签订才有效 ?
专题八、劳动争议预防与应对
1. 用人单位败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2. 什么是公开审理,其风险有哪些,如何避免?
3. 申请仲裁的时效如何计算;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4. 如何书写仲裁管辩书、一审起诉状,有哪些注意事项 ?
5. 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无法举证的后果有哪些 ?
6. 真实案件证据分享与评析
7. 开庭期间质证与辩论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
8. 如何选择劳动法律师、法律顾问 ?
五、【授课专家】
钟老师: 国内著名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实战专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与劳动法有关的工作,精通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应对,擅长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法规完美整合;曾获“广州市优秀劳动仲裁员”称号,任职劳动仲裁员期间审裁劳动争议案件400多宗;多年来累计研究劳动争议判决书6000多份,累计协助客户处理劳动争议500多宗,累计审查完善400多家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合同文书,票计担任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风险顾问,累计讲授劳动法与用工风险课程1500多天;其课程深入浅出,实战性超强,学员可以即学即用!
六、【时间地点】
2025年05月27日(全天报到)至05月30日--南京市
2025年06月19日(全天报到)至06月22日--西安市
2025年07月28日(全天报到)至07月31日--北京市
2025年08月21日(全天报到)至08月24日--长沙市
【课程时间说明】
该课程上课时间共2天,第1天为全天报到时间,第2天上课7小时,第3天上课6小时。
七、【学习费用】
A类收遇:3500元/人: (含纸质版课件和学员版电子课件)
B类收费:4200元/人: (含A类收费+2天午餐+《法规集锦》+《风险防控操作指引》)
C类收费:5200元/人:(含类收费+2天午餐+证书报考+《法规集锦》+《风险防控操作指引》
(费用包含: 讲师费、电子版课件、纸质版资料、场地费、现场咨询、发票税金、四餐茶点、服务费、C类收费含报考证书费、工本费、邮资等费用) 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八、证书说明
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可向相关机构申请报考《劳动关系协调师(高级)》或《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或《人力资源法务师(高级)》相关专业证书,网上查询,全国通用。可作为职业岗位能力考核的证明、项目承接、招投标、岗位聘用、个人求职、本岗位调整等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并可作为专业能力培训的证明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明等方面信息的参考依据之一。申请报考证书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1 寸免冠彩色电子版照片。